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现有奢岭、净月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民办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2000年,设有10个教学单位,39个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五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学生10317人,教职工702人,其中专任教师533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27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18人。作为吉林省图书馆唯一高校分馆,馆藏图书99.82万余册,电子图书135.75万册。
集团化办学: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具有国家级旅游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吉林省新旅游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吉林省文旅教育与产业研究中心、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示范现代产业学院、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吉林青年创业园等省级教科研平台和基地,是吉林省高校文化旅游产业学院协作体牵头高校。
学校与691家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组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训教育集团”,为学生打造“实习+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校24年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训:学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积极地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坚持开放办学,密切与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共建,组建了“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训教育集团”,搭建了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学校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专业优势,通过艺术、工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集团分公司珲春铁路口岸近30年的铁路运输运营发展,携手合作企业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东北亚长旅号”旅游观光班列文旅项目,围绕车体车型、观光路线、站台改造、内部装饰、运营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产、学、研、创、用”实践活动。
资助政策:学校设有奖贷助勤补免偿“七位一体”的奖励和助学体系,确保不让一名长旅学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1)2年制模式:针对3年制高职高专毕业生招生,在本科培养学校学习2年 ;(2)3年制模式:针对2年制高职高专毕业生招生,在本科培养学校学习3年。
本专业设置于2003年,2021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高级职称教师占80%,硕士占100%,“双师型”教师占100%。本专业有省级优秀课1门、省级教科研项目30余项,树立“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培养理念,以“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推行“课证赛”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培养方式,将职业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本专业围绕学校“应用型本科集团化办学”“差异化特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思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吉林、对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掌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团结协作精神,诚实守信、胜任大数据时代智能数字财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实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税法、Python程序设计、财务管理EXCEL、审计学等。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出纳、会计、审计、税收、资本运营、资产评定估计及管理咨询等工作;在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财务分析、投资分析、资本运作等工作。本专业设置于2018年,高级职称教师占58%,硕士及以上教师占83%。专业专注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均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授课。实践课程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及业界资深专家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优质师资整合、课程整合,合理设置课程,多方向、多口径、厚基础,循序渐进推进教育进程。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采用“课证融合、课岗融合、课赛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养较高,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管理学、网店运营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网店美工、视频剪辑技术、软文创意写作、直播策划运营、网络在线营销等。学生毕业后可自主创业,也可在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企业从事网店运营、短视频策划与账号运营、网络直播、网络在线营销、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相关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本专业设置于2000年,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高水平专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8%,硕士及以上教师占94%。实施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应用型+职业化”的会计人才教育培训特色,围绕“差异化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把专业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的教育方法的理念,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结合,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为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会计工作提供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业道德及财经法规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工作前途非常广阔。依托“东北证券”、“吉林银行”等校外实践基地,依托“长旅数智化教学实训中心”等校内教学资源,采用“PBL案例教学法”开展“全景仿真教学”,面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职业需求,重点培养大学生的金融实践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本专业紧密围绕“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特色发展+能力创新”的人才教育培训思路,依托校企合作“订单式”协同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操技能突出+兼具家国情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2)3年制:加强金融学有关理论、方法、技术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增加专业综合实习实训,着重培养金融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西方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区块链与金融创新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等组织从事金融管理、投资理财、金融监督管理等工作。物流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教师队伍的100%,博士3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占70%,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有校级金课4门、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级教科研项目30余项。着力培养“物流+大数据分析”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近3年取得创新创业竞赛省级奖项40余项、国家级奖项20余项。通过建立校内实训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培育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建设产教融合、专思创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三元融合”培养模式。瞄准快递业、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数据分析等物流行业发展的新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来提升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发展的匹配度。培养具有扎实的物流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专业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方法、技术从事物流管理与运作、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分析与应用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物流人才。(2)3年制:加强物流管理有关理论、方法、技术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专业核心课包括物流管理概论、管理学、商务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物流公司、运输企业、工业公司、商业企业、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运输、储运、通运、配送等物流管理工作。本专业设置于2005年,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具有硕士以上教师14人,现有省级优秀课1门,校级精品课1门,优秀教学团队1项,201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培育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英语导游证、国才证、剑桥商务英语证、CATTI证等职业技能证书;打造“课赛融合”,组织参加全国高师技能竞赛、全国英语竞赛、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文旅大赛、省级翻译比赛等大型赛事;搭建国内外实习平台,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带薪实习。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及相关专业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英语教育、国内外旅游、国际贸易、涉外行业等“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1)2年制:英语教育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中国文化导论等。商务英语方向:国际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2)3年制:旅游英语方向:景区英语、领队英语、英语导游实务等。商务英语方向:国际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旅游、各级旅行社从事英语导游或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或培训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或在外贸外资企业、涉外机构从事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业务或管理工作。2025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含2021年吉林省高职扩招录取的毕业生),报名时需同时满足下列2项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情况符合有关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行端正;(2)具有我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学籍的应届毕业生,能够在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专科毕业证书。2013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在校期间(含新生保留入学资格)从吉林省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并于2025年应届毕业的;2013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应届毕业当年从吉林省应征入伍并且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底完成退役的大学生士兵(2025年4月份以后完成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可参加2026年“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只能申请一次“专升本”免试招生。往年已申请“专升本”免试招生,录取后未报到或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不再享受“专升本”免试政策。符合我省考生报名条件,在校期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2.曾在吉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考试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并审核通过的学生。2025年3月1日8:30-16:30,仅供熟悉流程,与正式报名无关。普通考生(含原建档立卡、获奖照顾考生):2025年3月3日-3月12日(每天8:30-16:30)完成报名并缴费,逾期视为放弃。退役大学生士兵:2025年3月3日-4月3日(每天8:30-16:30)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保送考生:2025年3月3日-3月7日(每天8:30-16:30)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应于规定时间内携带本?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原件(考生可在规定复核申请时间内自行登录“吉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服务平台”打印准考证),向毕业学校提出书面复核申请,由毕业学校汇总后通过系统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复核申请时间:2025年4月16日至17日(每天8:30-16:30),过期不再受理。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将复核结果统一反馈给考生所在学校,由学校通知到考生本人。(1)特殊类型批(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考生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保送考生),省教育厅根据“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考生专业报名情况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保送考生申请保送学校审核情况,指定招生高校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考生和获奖保送考生不需要填报志愿。(2)普通批(含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和获奖照顾考生),考生按照报名时选报的专业,根据2025年吉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普通考生招生计划填报对应的招生高校,根据当年招生院校的数量,最多可填报10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数及考生成绩,确定外语成绩的最低控制线。外语成绩达到最低控制线的普通考生,依据考生所报专业,按总成绩(含照顾分)排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考生总成绩(含照顾分)相同时,再按专业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1)特殊类型批(投档录取时间为5月6日至5月8日)。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保送考生经审核合格后,省教育考试院按照保送的学校和专业,根据获奖保送考生招生计划投档给培养学校,由学校直接录取。相关本科培养学校在5月7日登录录取子系统下载录取信息。省教育考试院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考生报名时选报的专业,根据2025年吉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招生计划,投档给指定培养学校,由学校直接录取。相关本科培养学校在5月7日至8日登录录取子系统下载录取信息。(2)普通批(投档录取时间为5月9日至25日)。省教育考试院将采用位次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上按计划数100%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即,首先按考生总成绩(含照顾分)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院校”,即向该“专业+院校”投档。当招生计划未完成时,未被录取的考生最多可参加3轮志愿征集。在录取期间,请考生随时关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结果和征集志愿时间等信息。
竞博电竞官网首页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入口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查看详细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